图片名称

电镀锌铁合金十大故障处理


电镀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因素较多且复杂,如电源设备的缺相短路或部件损坏,原辅材料质量差异等,有时难以查出,这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

而忽视工艺规范与操作规程,这是可以避免的人为因素。在生产中,许多故障的产生,总是后者多于前者。

1镀层光亮度差
(1)锌铁合金镀层出现光亮度差是常见的。导致因素也较少,主要是光亮剂消耗减少所致。适量补加即可提高光亮度,如效果不佳,可继续加。光亮剂一旦加入过量,还会引起其它故障。注意少加、勤加,故障便可消除。
(2)主盐或导电盐的浓度也会影响镀层光亮度。最好先分析镀液主要成分,再进行调整。
(3)镀层光亮度差还说明阴极电流密度低,适当提高电流密度,故障便可消除。
(4)镀液杂质多,溶液电阻增大,也影响镀层光亮度。光亮剂中含有隐蔽铜、铅杂质的有效成分,出现杂质多光亮度降低的情况很少。一旦出现,溶液浑浊,伴有镀层粗糙,净化溶液即可。

2镀层发花
电镀时工件出现发花是常见的故障。导致花斑因素较多,需要区别对待。
(1)基体缺陷,有腐蚀斑痕,这些部位形成的镀层就会发花,严重时形不成镀层,此故障非电镀所能解决的。
(2)工件上的油污或锈迹未去净,这些部位的镀层就会发花或脱皮,或形不成镀层,只要加强除油去锈,便能避免。
(3)工件酸浸蚀后清洗不净便入镀槽,残留酸滞留在工件处就会发花。加强清洗便能消除。
(4)工件镀后清洗不净就钝化处理,镀液残留处的钝化膜就易发花,加强清洗可去除。
(5)添加剂未稀释,进入镀液来不及溶解扩散便呈乳色,致使镀层发花。添加剂要稀释,在搅拌下加入槽内便能避免。
(6)工件挂得过密,相互遮盖处镀层无光亮度,呈阴阳面的发花状。减少工件便能避免故障。
(7)阳极与阳极间距超过300mm,电力线分布不到两个阳极间空隙处,出现阴阳面的雾白花状。保持阳极间距300mm,便无此现象产生。
(8)阳极铜挂钩与极杠接触不好,工件局部导电不良处易发花。移动阳极,使其导电,故障消除。(9)阳极长度不够,工件超过阳极长度,超过之处电力线达不到,也易出现雾状花斑。

3镀层发雾、发灰或发黑
该故障主要发生在低电流密度区,导致的因素较多,发生频率较高。
(1)主盐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容易出现。过高,沉积速率快,镀层光亮度好,高电流密度区不烧焦,但低电流密度区镀层发雾、发灰或发黑;过低,沉积速率、光亮度降低。可分析镀液进行调整,也可作赫尔槽试验。切忌盲目添加主盐,稍有不慎,故障难除。
(2)导电盐浓度低,低电流密度区镀层除了发雾、发灰、发黑外,电压偏高,电流开不大;电流稍大,高电流密度区镀层烧焦,且光亮度较低。可分析调整或赫尔槽试验均可排除。
(3)开缸剂浓度低,分散能力与深镀能力降低,低电流密度区镀层就会发雾、发灰、发黑。判断准确,适当补加便可消除,切忌多加。
(4)镀液中异金属与有机杂质多。如果是铜、铅等杂质,添加剂对它有隐蔽功能,不需处理。一般都是添加剂分解产物过多所致。这时溶液有些发浑,需加入活性炭,过滤去除。

4镀层粗糙
(1)溶液中固体微粒杂质较多,主要来自阳极溶解产生的不溶性物质。添加剂的有机分解物,以活性炭处理及过滤效果最好。
(2)镀液中Fe3+增多,Fe3+是从主盐Fe2+氧化生成的。在氧化反应中,溶液中H+因消耗而减少,pH值升高,Fe3+从胶体态生成不溶性氢氧化物的固体微粒,吸附于镀层则出现粗糙。Fe3+多,溶液浑浊,呈微棕黄色,严重时则呈砖红色。这时加入0.5~1.0g/L的还原剂,将Fe3+还原为Fe2+,溶液恢复清澈,故障消除。
(3)添加剂(载体光亮剂)含量过低。将开缸剂按新配槽的1/2计量补加。
(4)阳极铜杠与阴极铜杠相对距离太近,致使锌板(阳极)与挂具(阴极)之间的距离小于150mm。改变挂具设计,使之适应。
(5)主盐氯化锌含量过高,可适量稀释溶液,相应补加导电盐与光亮剂。

5镀层起泡脱皮
(1)问题出在镀前处理,只要加强除油、酸洗,入镀槽前注意检查一下工件,便可去除。
(2)过量加入光亮剂;工件镀锌钝化后干燥温度过高,镀层出现粉末状脱落。

6镀层烧焦
(1)导电盐含量低,沉积速率低,光亮度差;电流稍大时,高电流密度区镀层烧焦。可适当加入导电盐,故障消除。(2)阴极电流密度失控。由于硅整流电源不能恒压恒流所致,大多出现在交流电源的突发上。这是不可避免的一时现象,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电流。另一种情况是操作不当,开大电流所致,只要适当降低电流便可消除。(3)工件带电出槽,碰上锌板之处烧焦发黑,部位不定。只要关闭电源,工件再出槽,便无此故障发生。

7溶液浑浊或微棕色或砖红色
锌铁合金镀液有时浑浊或呈微棕色,严重时呈砖红色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溶液中Fe2+氧化成Fe3+,最终导致镀层粗糙。当镀液浑浊时,一种可能是导电盐浓度高,适量补加水后,搅拌均匀,浑浊的溶液立即恢复清澈;另一种是加入水后,仍然浑浊。这是Fe2+氧化成Fe3+过程中的胶体状态,而使溶液浑浊,进而呈微棕红色。将0.5g/L还原剂用水溶解后加入溶液,Fe3+还原为Fe2+后,溶液恢复清澈。

8镀层针孔、条纹
镀层出现针孔与条纹,时而同时出现,时而又单独出现,导致因素主要是添加剂。添加剂所致,有两种情况:一是镀层特别光亮;二是镀层亮度很差。前者是光亮剂过多,后者是载体光亮剂过少。前者在溶液中光亮剂过多,加水稀释不见效时,镀锌工艺常用双氧水去除,不仅将光亮剂氧化分解,连溶液中的铁杂质一并氧化过滤去除。锌铁合金工艺却忌用双氧水或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处理,只能用大剂量(5~7g/L)粉状活性炭处理,这既耽误生产,又加大成本。因此,光亮剂需勤加、少加,就可避免此故障。后者载体光亮剂过少,少量逐步补加至故障去除,切不可加得过量。本工艺中载体光亮剂融入开缸剂中,只要补加,便可消除。由于针孔细小,不易看见,稍有疏忽便难发现。条纹状似气流,主要是电流较大,开缸剂过低,析氢量较大时出现条纹气流。在高电流密度区部位较多,其它部位有时也有,适当降低电流密度便可消除。针孔与条纹还出现在pH值过高时。氯化物锌铁合金镀液呈弱酸,由于Fe2+易氧化成Fe3+,在氧化过程中,pH值上升,溶液酸度降低。当pH值上升至5以上时生成氢氧化物,形成针孔或条纹。

9镀层发黄,严重时发黑
锌铁合金镀层高电流密度区发黄、发黑,问题主要在后处理的出光液。出光液硝酸的质量分数是0.1%~0.3%,是镀锌出光的1/10,微量硝酸起不了出光作用,仅对镀层表面的一层极薄有机膜清冼去除,保持镀层与钝化膜的良好结合力。因镀层中含有铁,硝酸的质量分数超过0.6%时就易发黄;达到2%时镀层发黑。如果发黄,将出光时间缩短到1~2s即可,发黄色泽较深时,可更换出光液。

10彩钝化膜色泽异常
锌铁合金镀层彩钝化的正常色泽是均匀的鲜艳彩色。如色泽异常,即高电流密度区镀层的钝化膜色泽比其它部位偏深形成反差,色泽越深,反差越大。即从偏绿到深绿、墨绿,甚至发黑。这是高电流密度区镀层含铁量高所致。因此,镀件出槽前3~5min,电流密度降至1A/d㎡左右,色差故障消除。


 

相关新闻



电镀添加剂的必备选择:锌镍合金钝化剂

锌镍合金钝化剂是电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添加剂。它能够有效改善电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寿命。本文将介绍锌镍合金钝化剂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选择适合的钝化剂。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锌镍合金钝化剂的作用。在电镀过程中,锌镍合金钝化剂可与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钝化膜。这层膜能够阻隔氧、水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蚀,从而提高电镀层的耐腐蚀性能。锌镍合金钝化剂还能够增强电镀层的硬度和附着力,使其更加耐磨耐腐蚀。在选择锌镍合金钝化剂时,首先需要考虑其化学成分。优质的钝化剂应具有适当的锌和镍含量,以确保形成均匀和稳定的钝化膜。此外,还应关注钝化剂的添加量和操作条件,以获得较好的钝化效果。其次,钝化剂的稳定性也是选择的重要因素。在电镀过程中,钝化剂需要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这样可以减少频繁更换钝化剂的次数,提高生产效率。此外,钝化剂的环保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选


锌镍合金钝化剂:如何提高电镀件的耐腐蚀性能?

锌镍合金钝化剂:如何提高电镀件的耐腐蚀性能?在电镀行业中,锌镍合金钝化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处理剂,用于提高电镀件的耐腐蚀性能。本文将介绍锌镍合金钝化剂的作用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其在电镀行业中的重要性。同时,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优化使用锌镍合金钝化剂,提高电镀件的耐腐蚀性能。锌镍合金钝化剂是一种具有防腐蚀性能的化学处理剂。它通过在电镀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锌镍合金钝化膜,有效地保护电镀件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这种钝化膜具有较高的耐蚀性、耐磨损性和耐高温性,能够延长电镀件的使用寿命。使用锌镍合金钝化剂的方法相对简单。首先,将电镀件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氧化物。然后,将电镀件浸泡在含有锌镍合金钝化剂的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使钝化膜生成在电镀件表面。最后,对钝化后的电镀件进行清洗和干燥处理,以确保表面的光洁度和质量。锌镍合金钝化剂在电镀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可以显著提高电镀件的耐腐


什么是锌镍合金添加剂

  锌镍合金添加剂是添加到锌镍合金中的掺入元素,用于改善锌镍合金的性能。  一、添加剂的作用添加剂可以提高锌镍合金的抗蚀性、抗氧化性、抗磨性,并优化其力学性能。添加微量元素可以调节锌镍合金的晶界,细化晶粒,从而增强合金的整体性能。  二、常见添加剂  1. 铬:可以提高锌镍合金的抗腐蚀性,使其耐酸、耐碱性更好。同时也提高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  2. 铝:可以使锌镍合金生成γ相,增强合金的抗腐蚀性。也可以提升力学性能。  3. 钼:能提高抗腐蚀性,尤其是抗间隙腐蚀性能。也可以增强抗蠕变能力。  4. 铜:可以溶于锌镍固溶体中,提高合金的抗腐蚀性。但过量会降低塑性。  5. 钛:能显著提升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  6. 钴:提升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也增强硬度。但耐蚀性略降。  7. 碳:形成碳化物增强合金,但也降低塑性。  三、添加方法一般在熔炼过程中加入掺入元素,或者采用表面合金化处


环保无氰镀铜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环保无氰镀铜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 镀液不含氰 化物,无氰 化物污染。  2. 工艺简化,镀铜速率快,质量好。  3. 操作条件温和,易控制,节约能源。  4. 镀层光亮,致密程度高,附着力好。  5. 镀液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6. 对基材要求不严格,可直接在钢板上镀铜。  7. 镀出的铜层纯度高,质量均匀。  8. 镀液易再生,污染少,处理方便。  9. 工作环境改善,减少职业危害。  10. 成本低,经济环保,适用于批量化生产。  11. 符合环保要求,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综上所述,环保无氰镀铜工艺简便高效,实现环境友好型生产,是电镀行业的发展方向。


锌镍合金添加剂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锌镍合金添加剂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锌镍合金是重要的抗腐蚀材料,添加剂可改善其性能。  2. 常用添加剂有钛、铬等,可提高锌镍合金的抗腐蚀性。  3. 钛具有活性效应,可提高钝化膜形成速率。  4. 铬的添加可减少缺陷,提高抗应力腐蚀开裂能力。  5. 氮的加入可提升合金强度,并稳定奥氏体相。  6. 硼的添加可促进再结晶,细化晶粒尺寸。  7. 铝可提高高温抗蚀性,但大量添加会降低塑性。  8. 按照不同的使用环境,选择适当的添加剂及含量。  9. 添加剂的加入会引起金相组织和微观组织的改变。  10. 需控制好添加剂成分及数量,平衡各项性能。  综上所述,选择适当的添加剂,可有效优化锌镍合金的综合性能。


什么是酸性锌镍合金钝化剂

  酸性锌镍合金钝化剂是用于锌镍合金钝化处理的一种化学药液,具有以下特点:  1. 主要成分为硝酸、磷酸、硫酸等无机酸。  2. 含有抑制腐蚀的抑蚀剂。  3. 配方经过精心调整,酸度适中。  4. 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膜,起到钝化保护作用。  5. 可以促进合金表面生成致密的钝化膜。  6. 大大提高了钝化质量和防腐蚀性。  7. 避免白锈等腐蚀现象发生。  8. 可以通过喷淋、浸泡等方式使用。  9. 优异的组织覆盖性和均匀性。  10. 处理后不会对合金机械性能产生影响。  11. 环保无毒,处理后可以水洗。  12. 应用范围广泛,如航空、电子、化工等行业。  综上所述,酸性锌镍合金钝化剂可以高效生成钝化膜,提升防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