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名称

碱性镀锌常见的五大故障


(1) 镀层粗糙,钝化膜不亮。
镀液温度太高;阴极电流密度过大,镀液中锌含量过高或氢氧化钠及DPE含量太低;镀液中有固体微粒或异金属杂质过多等都会引起这类故障。

分析故障时,先观察一下现象,假使镀件的向上面镀层较粗糙,可能是镀液中有固体微粒;若零件的边缘和尖端处粗糙现象较严重,可能是电流密度太大;如果镀锌层尚好,但在3%硝酸中出光时,镀层上有黑影,钝化时膜层出现棕褐色,可能是镀锌液中有铜或铅等异金属杂质。

产生这类故障时,先检查温度和电流密度,再通过镀液分析,测定并调整镀液中锌和氢氧化钠的含量,DPE含量是否偏低,可以通过赫尔槽试验来了解。

假使镀层粗糙都不是上述原因引起,那就可能是镀液中的杂质造成的,可以取少量镀液,进行过滤后做Ⅰ试验,再取少量镀液,用锌粉处理后做试验,检查故障是否是固体微粒或铜、铅等异金属杂质引起,逐项试验,故障的原因就不难找到。

(2) 镀层起泡,结合力不好。
镀前处理不好;镀液温度过低;添加剂质量不好或添加剂及有机杂质过多等会造成结合力不好。

碱性锌酸盐镀锌液的除油和活化能力比氰化物镀锌液差,所以对前处理的要求比氰化物镀锌高,除油不彻底或酸腐蚀过度都会造成镀层起泡。

但是这类镀液容易起泡的主要原因是有机添加剂在镀层晶面上的吸附,使原有晶体或某些晶面不能正常生长,导致出现新晶核或某些晶面的畸形发展;或者是有机添加剂在镀层中的夹附,阻碍了晶格的正常排列,引起晶格畸变,从而增大了镀层的内应力,导致镀层起泡。

一般是添加剂用量愈多,镀液温度愈低,则添加剂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也愈大;从而使镀层有更大的内应力而更容易起泡。

添加剂的质量对镀层起泡也有影响,有些添加剂合成时反应不完全,在长期存放期间或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继续聚合的情况,这样的添加剂,可能容易使晶格畸变而产生应力,造成镀层起泡。

当镀层起泡时,首先检查镀液温度。假使镀液温度不低,再加强镀前除油、防止基体金属在酸中过腐蚀。倘若注意了这些问题,起泡现象依然存在,那就应该注意添加剂的用量和质量,这时可以停止补充添加剂,用大电流电解一段时间,以降低添加剂的含量,观察起泡现象是否改善。如果仍无改善,则应检查添加剂的存放时期是否过长,或者添加剂中杂质是否过多。


(3) 沉积速度慢,深镀能力差。
镀液温度低;阴极电流密度小;镀液中氢氧化钠含量或DPE含量太低;镀液浑浊或有铅等异金属杂质等会出现这类故障。

实际上,镀液温度低,氢氧化钠含量或DPE含量低都是使阴极电流密度上限降低,由于阴极电流密度降低而使沉积速度减慢,零件的深凹处电流密度更低而镀不上锌层。镀液温度低只有发生在冬天,一般是不常见的。镀液中氢氧化钠含量低还会引起镀层粗糙,它可以按分析进行调整。DPE含量低阴极电流密度上限降低,镀层的光泽差。它可以用赫尔槽试验进行调整。

镀液是否浑浊,肉眼是能够辨明的,发现镀液浑浊,首先应按分析调整镀液成分,然后过滤镀液,除去固体杂质。

镀液中若有铅杂质存在,有时使阴极上镀不上锌,有时即使获得了镀层,将这种镀层浸在3%的硝酸中出光时,不但不亮,反而会出现黑影影的花斑,再钝化就得不到满意的钝化膜,凡是有这类现象出现,应该查出铅杂质的来源(铅杂质大多来自不纯的氧化锌或不纯的阳极),然后用锌粉处理镀液,除去铅等异金属杂质。

(4) 镀层暗黑,钝化膜不亮。
镀液中添加剂太少或异金属杂质过多会使镀层暗黑,钝化时不能得到光亮的钝化膜。

添加剂含量是否太少,可以用赫尔槽试验确定。异金属杂质也可用赫尔槽或其他小试验进行检查,将故障液用锌粉处理后做试验,若镀层色泽明显好转,证明是异金属杂质的影响,这时,应对镀液进行电解或锌粉处理,消除异金属杂质的影响。

(5) 零件的尖端或边缘容易烧焦。
镀液中锌和氢氧化钠含量或添加剂含量过低,镀液温度过低或阴极电流密度过大等会使镀层容易烧焦。

出现这类现象时,先检查温度和电流密度,再分析镀液成分,若有问题,就按检查和分析进行纠正。事实上,零件的尖端和边缘容易烧焦,那是镀液的电流密度范围比较狭小,这用赫尔槽试验较能反映情况,例如变化上述各种因素做赫尔槽试验,观察哪一次所得的阴极样板的电流密度范围最宽,再配合镀液分析,这样,故障就不难排除。

相关新闻



电镀添加剂的必备选择:锌镍合金钝化剂

锌镍合金钝化剂是电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添加剂。它能够有效改善电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寿命。本文将介绍锌镍合金钝化剂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选择适合的钝化剂。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锌镍合金钝化剂的作用。在电镀过程中,锌镍合金钝化剂可与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钝化膜。这层膜能够阻隔氧、水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蚀,从而提高电镀层的耐腐蚀性能。锌镍合金钝化剂还能够增强电镀层的硬度和附着力,使其更加耐磨耐腐蚀。在选择锌镍合金钝化剂时,首先需要考虑其化学成分。优质的钝化剂应具有适当的锌和镍含量,以确保形成均匀和稳定的钝化膜。此外,还应关注钝化剂的添加量和操作条件,以获得较好的钝化效果。其次,钝化剂的稳定性也是选择的重要因素。在电镀过程中,钝化剂需要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这样可以减少频繁更换钝化剂的次数,提高生产效率。此外,钝化剂的环保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选


锌镍合金钝化剂:如何提高电镀件的耐腐蚀性能?

锌镍合金钝化剂:如何提高电镀件的耐腐蚀性能?在电镀行业中,锌镍合金钝化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处理剂,用于提高电镀件的耐腐蚀性能。本文将介绍锌镍合金钝化剂的作用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其在电镀行业中的重要性。同时,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优化使用锌镍合金钝化剂,提高电镀件的耐腐蚀性能。锌镍合金钝化剂是一种具有防腐蚀性能的化学处理剂。它通过在电镀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锌镍合金钝化膜,有效地保护电镀件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这种钝化膜具有较高的耐蚀性、耐磨损性和耐高温性,能够延长电镀件的使用寿命。使用锌镍合金钝化剂的方法相对简单。首先,将电镀件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氧化物。然后,将电镀件浸泡在含有锌镍合金钝化剂的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使钝化膜生成在电镀件表面。最后,对钝化后的电镀件进行清洗和干燥处理,以确保表面的光洁度和质量。锌镍合金钝化剂在电镀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可以显著提高电镀件的耐腐


什么是锌镍合金添加剂

  锌镍合金添加剂是添加到锌镍合金中的掺入元素,用于改善锌镍合金的性能。  一、添加剂的作用添加剂可以提高锌镍合金的抗蚀性、抗氧化性、抗磨性,并优化其力学性能。添加微量元素可以调节锌镍合金的晶界,细化晶粒,从而增强合金的整体性能。  二、常见添加剂  1. 铬:可以提高锌镍合金的抗腐蚀性,使其耐酸、耐碱性更好。同时也提高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  2. 铝:可以使锌镍合金生成γ相,增强合金的抗腐蚀性。也可以提升力学性能。  3. 钼:能提高抗腐蚀性,尤其是抗间隙腐蚀性能。也可以增强抗蠕变能力。  4. 铜:可以溶于锌镍固溶体中,提高合金的抗腐蚀性。但过量会降低塑性。  5. 钛:能显著提升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  6. 钴:提升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也增强硬度。但耐蚀性略降。  7. 碳:形成碳化物增强合金,但也降低塑性。  三、添加方法一般在熔炼过程中加入掺入元素,或者采用表面合金化处


环保无氰镀铜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环保无氰镀铜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 镀液不含氰 化物,无氰 化物污染。  2. 工艺简化,镀铜速率快,质量好。  3. 操作条件温和,易控制,节约能源。  4. 镀层光亮,致密程度高,附着力好。  5. 镀液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  6. 对基材要求不严格,可直接在钢板上镀铜。  7. 镀出的铜层纯度高,质量均匀。  8. 镀液易再生,污染少,处理方便。  9. 工作环境改善,减少职业危害。  10. 成本低,经济环保,适用于批量化生产。  11. 符合环保要求,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综上所述,环保无氰镀铜工艺简便高效,实现环境友好型生产,是电镀行业的发展方向。


锌镍合金添加剂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锌镍合金添加剂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锌镍合金是重要的抗腐蚀材料,添加剂可改善其性能。  2. 常用添加剂有钛、铬等,可提高锌镍合金的抗腐蚀性。  3. 钛具有活性效应,可提高钝化膜形成速率。  4. 铬的添加可减少缺陷,提高抗应力腐蚀开裂能力。  5. 氮的加入可提升合金强度,并稳定奥氏体相。  6. 硼的添加可促进再结晶,细化晶粒尺寸。  7. 铝可提高高温抗蚀性,但大量添加会降低塑性。  8. 按照不同的使用环境,选择适当的添加剂及含量。  9. 添加剂的加入会引起金相组织和微观组织的改变。  10. 需控制好添加剂成分及数量,平衡各项性能。  综上所述,选择适当的添加剂,可有效优化锌镍合金的综合性能。


什么是酸性锌镍合金钝化剂

  酸性锌镍合金钝化剂是用于锌镍合金钝化处理的一种化学药液,具有以下特点:  1. 主要成分为硝酸、磷酸、硫酸等无机酸。  2. 含有抑制腐蚀的抑蚀剂。  3. 配方经过精心调整,酸度适中。  4. 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膜,起到钝化保护作用。  5. 可以促进合金表面生成致密的钝化膜。  6. 大大提高了钝化质量和防腐蚀性。  7. 避免白锈等腐蚀现象发生。  8. 可以通过喷淋、浸泡等方式使用。  9. 优异的组织覆盖性和均匀性。  10. 处理后不会对合金机械性能产生影响。  11. 环保无毒,处理后可以水洗。  12. 应用范围广泛,如航空、电子、化工等行业。  综上所述,酸性锌镍合金钝化剂可以高效生成钝化膜,提升防腐蚀性能。